传播途径已经证实传播途径有以下3种

2019-07-31 19:40:43 来源:
分享:

传播途径已经证实传播途径有以下3种。

(1)性接触传播:性接触是HIV和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。目前全世界HIV感染者中,2/3以上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。HIV和AIDS是一种性传播疾病(STD),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种STD。

(2)经血液传播:①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,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(如第Ⅷ因子);②移植或接受了HIV感染者或高危人群的器官、组织或静脉吸毒者使用被HIV污染的未经消毒的针头与注射器;④共用其他医疗器械、生活用具(如与HIV感染者共用牙刷、剃刀);⑤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,但罕见。

(3)母婴传播:也称围生期传播,即感染了HIV的母亲,在生产前、分娩过程中因与胎儿接触血液与体液及产后哺乳而传给小儿。

2.患病高危人群性病患者(特别是有生殖器溃疡者)、吸毒者、同性恋者、宾馆服务人员、长途运输车司机、接触HIV感染者的亲属及医务人员等是感染AIDS的高危人群。

3.潜伏期潜伏期为无症状感染期。本期除HIV抗体阳性外,无自觉症状和阳性体征。潜伏期长短不一,半年到10年不等,少数可达15年。

4.艾滋病主要症状人体感染HIV后到发展为艾滋病,可以分4个临床期,但不是每个感染HIV的人都一定出现个临床期。部分人(60%~70%)感染HIV的初期不出现症状,即是无症状携带者。其中25%~30%在3~5年内表现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(ARS),以后10%~25%再发展为典型的艾滋病。大概在10年内,50%~75%的HIV感染者将发展为艾滋病患者。

急性感染期多发生于感染后2~6周。表现为流感样症状,有发热、头痛、肌肉关节痛、咽痛、皮疹、全身淋巴结肿大,有的表现像单核细胞增多症。10%出现脑膜炎症状,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增多,蛋白中度增多。有的病人此期症状轻微,常易忽略。一般持续3~14天,大部分病人进入无症状期,而部分病人则持续发热、淋巴细胞肿胀和萎缩。此时血常规属于正常范围,或血细胞轻度升高,淋巴细胞稍少,血液中可找到HIV抗原,但出现血清HIV抗体阳性的时间延迟。

艾滋病相关综合征(ARS)期,有的称为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(PGL)。本期属于艾滋病的前期或早期,已出现艾滋病的基本特征但症状较轻。主要表现为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,多见于头颈淋巴结和胸锁乳突肌后缘淋巴结,一般至少有两处,可有胀痛或压迫神经痛。50%的病人出现全身症状,主要为低热、盗汗、消瘦、腹泻,酷似结核病,或有瘙痒性皮疹,消瘦不能以营养不足或发热解释,1/3的病人体重减轻10%以上。有的病人出现精神紊乱、头痛、抑郁或焦虑。3/4的病人脾大,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,白细胞、血小板减少,淋巴细胞数量减少,HIV抗体阳性,部分患者经常或反复出现条件性感染,如脚癣、念珠菌感染、湿疣、疱疹等,虽不很严重,但常使病人感到痛苦。

文章来源:遂宁专治性病的医院
分享: